在我們日常生活中,一些華麗的餐飲用具背后,便隱藏著‘鉛中毒’這一殺手。在我們經常用到的陶瓷類制品中,彩釉陶瓷制作的餐飲用具及水晶器皿是形成鉛污染的源頭之一。這是因為鉛是構成地殼元素成分之一,在土壤環境中其含量有一定的變動范圍,在某些鉛污染嚴重地區的土壤中會有很高的鉛含量,所以陶瓷制品的原料(陶土)及彩釉中可含有大量的鉛及其他金屬化合物,如果用這類器皿盛酒或飲料,彩釉中的鉛元素就會被浸出,進而溶解于食物或飲料中,日積月累,就會引起鉛中毒。
除了彩釉陶瓷制品之外,水晶制品是一種更具威脅的鉛污染源。據專家稱,水晶制品中的氧化鉛含量往往高達20%-30%,用它來盛水,一般還不至于引起鉛中毒;但若用來盛酒或酸性飲料,水晶制品中的鉛會被溶解出來并溶于酒或酸性飲料之中。實驗表明:酒對鉛元素的溶解量與時間成正比,即盛酒的時間越長,酒中的含鉛量就越高。用水晶容器盛酒,一小時后,酒中的含鉛量升高一倍。另一項實驗表明:把一升白蘭地酒置于水晶器皿中,5年后,酒中的含鉛量可高達2萬微克/升,遠遠超過環保部門關于飲品中含鉛量要低于50微克/升的規定。由于水晶制品做工精細,外表晶瑩剔透,故有‘美麗的毒品’之稱。
一定要注意,國外引進的彩瓷用品并不都像外表看到那樣白壁無暇!盡管現在在超市、商店中賣的餐具全都是做得非常漂亮的,不久前,香港海關抽查了來自日本、意大利、英國、葡萄牙等國的600款瓷器餐具,包括大小不同的碗、碟、杯和湯匙,結果有526款不符合國際標準規定,釋放過量的重金屬鉛,不合格率高達87%。
另外,在為嬰兒購置奶瓶、水杯時,也不宜用過于‘靚麗’的水晶制品,對印有各式鮮艷圖案者更不可掉以輕心。近日中國消費者協會公布了包括浙江、廣東、福建、臺灣、泰國和德國等產地的317個品牌的嬰兒塑料奶瓶檢測結果,發現其中幾個品牌表面的彩色圖案重金屬釋出量情況令人吃驚,其鉛釋放量超出歐洲安全標準2-20倍,金屬鉻的釋放量也超出1-5倍。
幾個月前網上報道,一家人長期使用水晶酒杯盛酒飲用,幾個星期后,他們全家不知怎么搞的,都覺得工作效率不高,而且頭痛、失眠,尤其是小孩,書不想看,飯也不想吃,時不時還拉肚子。全家都到醫院做檢查,根據驗單上的數據和家庭生活習慣,結果是全家都慢性鉛中毒了。而且罪魁禍首就是家中那些漂亮的水晶餐具!面對患者詫異的表情,醫生耐心地解釋后,他家人才明白是怎么回事,`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。
針對鉛中毒患者,醫生告誡,一定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,對餐飲用具除應注意清潔衛生外,一定要盡量避免用彩釉陶瓷和水晶制品長期儲存酒類、果汁或酸性飲料,以免鉛蓄積引起中毒,損傷身體。如果已經發生鉛中毒,早期常規用非藥物驅鉛治療就可以解決。
目前,鉛中毒的危害越來越為人們所重視。鉛可通過各種方式進入人體后,可使人的智力下降,學習、工作成績低落;蓄積到一定程度時會使人出現精神障礙、噩夢、失眠、頭痛等慢性中毒癥狀;嚴重者還可有乏力、食欲不振、惡心、腹脹、腹痛或腹瀉等。鉛對處于生長發育期的兒童危害更大,兒童血鉛水平超過0.1毫克/升時,即對機能發育產生不可逆轉的損害。這些大家都應有所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