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來各種型號的微量元素分析儀不斷出現,使血鉛的檢測簡便易行,在臨床應用逐漸普及,但是國內卻很難購得相應的全血質控物,使檢測質量無法保障。為了提高血鉛檢測的質量,我們自制了全血質控物,用于血鉛檢測的室內質量控制,應用一年來效果滿意,提高了檢測的重復性和準確性,現報告如下。

1.1 儀器 BS2A微量元素分析儀,由貴陽彩月科技有限公司出品。
1.2 分析方法 陽極溶出伏安法。
1.3 試劑和標準品 由儀器廠家配套提供。
2 全血質控物的制備
抽取健康供血者全血100 ml,注入含2 000 U肝素鈉抗凝劑的三角燒瓶中,立即混勻,即成全血質控物。經充分混勻后的質控物分裝在優質有蓋塑料離心管中,每支0.3 ml,-70 ℃冰凍保存備用?纱娣1 a,使用時每次取出一支,復溶后使用,每管只可復溶一次。各步驟使用的器具均經無鉛處理。質控物定值[1]:每天取出一支冰凍質控物復溶,按規程測定其血鉛含量,連續檢測20 d,檢測結果經統計學處理,其均值()為:53.385及標準差(SD)為:3.307,用±2SD作為質控上下限,即46.8 μg/L~60.0 μg/L。以后,質控物隨待測血液樣本檢測,常規用于臨床血鉛檢測的室內質量控制。
3 檢測程序和方法[2,3]
3.1 標本采集 按順序用0.2%硝酸、純水、碘伏棉球清潔取血區皮膚。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靜脈血0.5 ml~1.0 ml,注入真空肝素抗凝管中,立即混勻,4 ℃~8 ℃存放,1周內檢測。
3.2 檢測方法
3.2.1 檢測前準備 分別取純凈水、標準液、質控、樣品各40 μl,加入各一次性試管中,分別加入血鉛底液4.0 ml,放置10 min,待檢。
3.2.2 檢測順序 空白管→標準管→第一次質控→標本5份→第二次質控。
3.2.3 質量控制 每份樣品進行雙樣平行分析,平行雙樣測定誤差當血鉛濃度≥100 μg/L時,偏差≤10%;當血鉛濃度為20 μg/L~100 μg/L時,偏差≤15% 。平行樣的最大允許偏差=(兩個平行樣之差/兩個平行樣之和)100%。在第二次質控合格后,方可繼續下5份標本檢測,否則立即中斷檢測,前5份標本視為無效,重新從定標校正開始。只有待第二次質控合格后,方可繼續檢測程序。
4 討論
血鉛檢測原理[4],在被測物質的溶液內首先施加富集電壓,將待測物質Pb2+富集在工作電極上,然后加一線性電壓(DC≤3V)掃描,利用檢測到的被測物質的峰電流,根據Ip=KC(其中Ip為峰電流,K為常數,C為被測物質的濃度)進行定量分析,檢測出待測物質的準確含量。血液中的鉛90%與紅細胞結合,其余在血漿中大部分與白蛋白、轉鐵蛋白結合,常以復合物的形式存在[5],在樣品檢測時,試劑先將鉛從復合物中解離為游離態Pb2+再進行檢測,而標準液中的鉛則是以離子的形式存在,它們之間存在著基質效應,是造成檢測結果誤差的因素之一。而全血質控物其成分、性狀與血樣本相同,消除了基質效應這一誤差因素,從而全面監測試劑、儀器及分析過程,保證檢驗結果的準確可靠。血鉛測定屬于微量分析,任何細微的內、外界因素都可能影響其結果的可靠性,所以質量控制在血鉛整個分析過程中更顯得重要。本方法簡單易行,為基層醫療衛生單位開展血鉛檢測的質量控制提供參考。
【參考文獻】
[1] 李影林.中華醫學檢驗全書[M].北京:人民衛生出版社,2000:615616.
[2]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.衛生部文件,衛醫發[2006]10號 附件:血鉛臨床檢驗技術規范.
[3] 余曉剛,顏崇淮,沈曉明,等.血鉛檢測質量控制7年回顧分析[J].檢驗醫學,2005,20(6):589590.
[4] 何鳳生.中華職業醫學[M].北京:人民衛生出版社,1999:216217.